山東泰山在泰安市內(nèi),貫穿山東中部,綿亙于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
《史記》中就有七十二王封禪泰山的史傳。遠(yuǎn)古時期的神農(nóng)氏、炎帝、黃帝、堯、舜、禹等,無不來泰山祭祀天地。
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說:舜在春季的二月登上泰山,在山巔燒火祭祀,這是一個王者成功后取得最高祭祀權(quán)的標(biāo)志,是帝王權(quán)力的象征。
在封建社會里,大凡帝王都會自命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而要祭天,最莊嚴(yán)、最神圣的儀式,就是到泰山去封禪,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泰山是最高最大的山,是萬物始生之地。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帝王。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泰山封禪。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則把封禪作為治國安邦、修身養(yǎng)性的第一要務(wù),前后八次登封泰山。
漢文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過泰山。
泰山封禪意味著受命于天,昭示著國家統(tǒng)一,彰顯著國泰民安,因此,歷代帝王莫不競相效仿。泰山封禪這一“曠世大典”,在中國執(zhí)著的演繹了數(shù)千年。
由此,也就形成了泰山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封禪祭祀文化,或曰帝王文化。
擴展資料: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山體上留下了20余處古建筑群,2200余處碑碣石刻。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