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賓滿族博物館
參仙谷好玩
參仙谷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娛樂、拓展訓練、動植物科普為一體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在這里可以品嘗真正的三代野豬、生態(tài)黃牛、蟲草雞、皇糧貢米、冷水魚、哈什螞等山珍野味,還有燒烤派對、篝火晚會、特色烤全羊,喝的是自產(chǎn)的人參酒、山泉水,住的是與自然生態(tài)和諧統(tǒng)一的木屋別墅。來參仙谷春季挖野菜看山花爛漫、夏季休閑避暑享森林氧吧、秋季采蘑菇賞百里皇家楓葉、冬季住雪谷體驗冰雪奇緣。
2. 滿族博物館圖片
伊通滿族博物館周日開放。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是展示滿族民間習俗傳世文物的博物館。其前身為1987年創(chuàng)建的伊通滿族民俗館,國家3A級景區(qū),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薩滿教學術研究基地,距省會長春48公里,是全國惟一展示滿族歷史和民俗文化的專業(yè)性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87年(時稱民俗館),2001年新建占地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主樓為五層的仿古館舍。館內共設滿族源流、生產(chǎn)、生活、文化、禮儀、信仰和古今伊通等七部分,全館收藏陳列各類文物630種,近5000件,利用照片、圖表、模型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較為全面、系統(tǒng)、翔實地顯現(xiàn)滿族悠久的歷史,燦爛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3. 新賓滿族赫圖阿拉故城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1621年遷都遼陽,1625年遷都沈陽(改稱“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為陪都。 赫圖阿拉 中國滿族后金政權都城。又稱興京、黑圖阿拉、赫圖阿喇或黑禿阿喇,滿語“橫崗”之意。故址在今遼寧省新賓縣。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努爾哈赤始建城堡于此。2年后,又增修外城。內城周2千米,努爾哈赤及其親族居住。外城周4.5千米,居住精悍部卒。外城北門外,鐵匠、弓匠分區(qū)居住。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即汗位,建國號為金(史稱后金),建元天命,定都于此。天命六年(1621),始遷都至遼陽。天聰八年(1634),尊為盛京。今僅內、外城城墻有部分殘存,城門遺跡尚清晰可辨,其余建筑已蕩然無存。 2006年05月25日,赫圖阿拉故城作為明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赫圖阿拉故城 赫圖阿拉故城,第六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請D阿拉故城的公布所在地為遼寧省,公布類型為古遺址,公布批號為6-0050-1-050,公布地址為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 赫圖阿拉故城位于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老城村。城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該城分為內、外兩重城墻,內城面積25萬平方米。主要古建筑有正白旗衙門、關帝廟、民居、汗王井等,遺址有汗宮大衙門、八旗衙門、協(xié)領衙門、文廟、昭忠祠、劉公祠、啟運書院、城隍廟等。外城面積約156萬平方米。主要遺址有駙馬府、鎧甲制造場、弧矢制造場、倉廒區(qū)等。外城之外,東有顯佑宮、地藏寺,東南有堂子,西北有點將臺與校軍場遺址。赫圖阿拉故城首創(chuàng)布椽筑城法,開創(chuàng)了大清建都之制,對研究清初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4. 新賓旗袍博物館
滿族與漢族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其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種族、語言、服裝、節(jié)日習俗以及人口分布上,具體來說如下:
1、從種族上看
滿族和漢族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滿族人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五官部分,眼裂較小、眼瞼無褶皺或不明顯褶皺、眼距較近、直鼻型、長方臉型的人較多發(fā)色較淺。
滿族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B型血的人特別多,占到總人口的40%左右,而漢族僅占20%左右。2、從語言上看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族文字創(chuàng)立于16世紀末。
今天東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漢語中,還保留有大量的滿語語音和詞匯。留居于全國各地的駐防旗人后裔,多操摻雜著當?shù)卣Z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個個的“方言島”。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 。
3、從服裝上看
滿族的經(jīng)典服飾是旗袍。旗袍歷經(jīng)演變,現(xiàn)已成為我國傳統(tǒng)女裝的代表。
漢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
4、從節(jié)日習俗上看
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fā)展中,滿族先民形成了富于自己民族特點的歲時文化,如遠在渤海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節(jié)慶習俗。
這些習俗與其受到漢文化影響有關,但也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如女真人在端午節(jié)有采艾蒿、吃艾糕、系長命鎖、射柳祭天等習俗。
清入關后,滿族的歲時文化與漢族文化結合,互相吸收,漸趨一致,其間仍然顯示出滿族歲時文化的某些特色。如滿族春節(jié)吃餃子、吃薩其瑪,滿族的端午節(jié)不是祭祀屈原而是為了健身祛病等等。
漢族的節(jié)日很多,主要是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等。過“春節(jié)”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jié)、元宵節(jié)、社日、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元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在諸節(jié)日中,以春節(jié)最隆重。
5、從人口分布上看
由于歷史的原因,滿族散居全國各地,以居住在遼寧省的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qū)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點。
主要聚居區(qū)已建立岫巖、鳳城、新賓、青龍、豐寧等滿族自治縣,還有若干個滿族鄉(xiāng)。
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jù)1990年的統(tǒng)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92%。
其中漢族人口占當?shù)乜側丝诘谋壤?,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5. 滿族文化博物館
1.黑龍江省博物館:歐式建筑,免費講解,值得了解。
2.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遺址:日本侵華的罪證博物館,累累罪行,令人發(fā)指,時刻提醒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建議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多看看。
3.圣索菲亞大教堂:哈爾濱標志性建筑,濃郁的沙俄情調,晚上夜景也非常漂亮。
4.民族博物館:介紹漢族,滿族,朝鮮族,鄂倫春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和生活習性。,建筑有寺廟的莊重感。
5.哈爾濱啤酒博物館:哈爾濱啤酒歷史比較悠久了,可以看看啤酒的制作工藝,還可以品嘗。
6. 新賓滿族博物館在哪里
截至2014年,新賓滿族自治縣共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分別為:旺清門鎮(zhèn)、永陵鎮(zhèn)、平頂山鎮(zhèn)、大四平鎮(zhèn)、葦子峪鎮(zhèn)、木奇鎮(zhèn)、上夾河鎮(zhèn)、南雜木鎮(zhèn)、新賓鎮(zhèn)、響水河子鄉(xiāng)、紅廟子鄉(xiāng)、北四平鄉(xiāng)、榆樹鄉(xiāng)、下夾河鄉(xiāng)、紅升鄉(xiāng)。 新賓滿族自治縣,遼寧省撫順市轄區(qū),位于遼寧省東部,撫順市撫順市東南部,屬于中低山區(qū)地帶。截至到2014年,新賓滿族自治縣共轄15個鄉(xiāng)鎮(zhèn),14個國營林場、180個行政村。
7. 新賓滿族博物館介紹
中華滿族文化大觀園位于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城東側,是我國唯一的展示滿族民族發(fā)展歷史的綜合性瀏覽區(qū),園內有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地藏寺、顯佑宮、商賈一條街、赫城湖、跑馬場等旅游景點。
滿族歷史文化長廊以清代素面磚瓦亭、榭、樓閣建筑有機串聯(lián)而成,迂回曲折、回旋宛轉、高低起伏、參差錯落。朱漆廊柱環(huán)列,雕梁畫棟生輝,壁畫彩繪栩栩如生。長廊為磚木結構,整個壁畫展示滿族勃興、清朝發(fā)祥的歷史,是滿族民俗風情的畫卷。整幅畫卷長540余米,由滿族始祖神話及滿族先世、汗王出世、統(tǒng)一女真、八旗制度及宗教祭祀、建國稱汗及誓師伐明、明金之戰(zhàn)、西遷都城與政權建設、太宗登極及建立大清、滿族入關與定都北京、清帝東巡與謁陵祭祖,共十部分,86個畫面。畫卷以正史為主,兼容野史及神話傳說,構圖生動、繪畫精湛,故事情節(jié)生動感人,令目睹者觀賞入勝、流連忘返。
8. 新賓滿族博物館開放時間
10、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遼寧本溪市桓仁縣縣城東北8.5公里的五女山上,是史料中記載的高句麗第一代王城“紇升骨城”的部分遺址。公元前37年,中國東北地方政權“夫余國”王子朱蒙率領一部分人在此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五女山山城依山勢而建,呈不規(guī)則的楔型,南北長1540米,東西寬350至550米,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頂?shù)膬瘸莾刹糠?。山城東、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險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難攻。
9、桓仁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qū)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遼寧省桓仁縣、新賓縣交界處的八里甸子、華來、平頂山3個鄉(xiāng)鎮(zhèn)內。保護區(qū)前身為桓仁縣木盂子林場,1981年經(jīng)遼寧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8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屬森林動植物類型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及野生動植物資源。
8、桓仁水庫
遼寧桓仁水庫遼寧最大的水庫-----渾江水庫,又名桓龍湖、桓仁水庫,位于遼寧省東部、渾江中游,庫身橫跨遼寧、吉林兩省的桓仁、通化、集安三縣轄區(qū)。壩址在桓仁縣,是一座以發(fā)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養(yǎng)魚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水庫沿線總長81公里,水域面積14.8萬畝,總庫容量為34.6億萬立方米,水庫最深處60余米,平均為15米。2008年9月5日中午,應朋友邀請。我們一行16人,分乘5輛汽車經(jīng)過4小時、來到遼寧本溪桓仁水庫。
7、桓仁望天洞景區(qū)
桓仁望天洞景區(qū)位于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已發(fā)現(xiàn)長度5000余延長米,洞內景觀迷人,奇、特、險俱全,有石林、城墻、雪蓮、冰川、噴泉、瀑布、暗河等。望天洞,世界罕見。中科院專家稱洞內的6000平方米大廳和上、中、下三層的萬米迷宮為世界之最。
6、馮家堡子墓地
馮家堡子積石墓群位于華來鎮(zhèn)馮家堡子村周圍的農(nóng)田中。屬于國家第七批(漢至唐)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馮家堡子墓葬均為平地起建,利用石塊、石板、礫石等構筑成墓室(墓壙),在墓室(墓壙)的周圍和上面用石板及碎石封蓋構成石冢。墓葬之間距離不一,無疊壓打破關系。墓葬也無明顯的排列規(guī)律,可確定的墓向差異較大(附表)。墓葬外部積石可分為有壇積石和無壇積石兩類。
5、望江樓墓地
望江樓積石墓,位于渾江右岸的桓仁縣城西南,屬于國家第七批(西漢至東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望江樓積石墓距“下古城子”南雅河鄉(xiāng)南哈達村北約100米的山崗上。崗北為峭崖,崖下即渾江。這是一處緊靠渾江(古稱卒本川)的積石墓群,墓地沿渾江西岸山坡呈南北布列?,F(xiàn)存墓葬共6座。該墓地處于渾江右岸臺地上,北鄰下古城子,東北臨近五女山城,西靠青銅時代晚期“上哈達遺址”。三者均在數(shù)千米之間,從地理位置上看,與《好太王碑》等記載,建都于“卒本川”(忽本)上的高句麗第一都城的關系極其密切。
4、遼寧桓仁國家森林公園
遼寧桓仁國家森林公園于1991年經(jīng)國家林業(yè)部批準正式成立。該公園是一個以山水景觀為主體,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依托,集歷史文化、佛學文化、森林文化和濕地文化為一體的山水綜合型森林公園。公園位于桓仁滿族自治縣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五女山”下、桓龍湖畔,總面積22萬畝,其中水域面積15萬畝。園內群山起伏、森林茂密、水域廣闊,素有“遼寧第一景”之稱。公園集濃郁的歷史文化、厚重的佛學文化、多彩的森林文化和豐富的濕地文化為一體,現(xiàn)已成為人們旅游觀光、避暑度假、休閑垂釣和科學考察的理想場所。
3、大雅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