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林黨員教育基地
桂林市中隱路屬于秀峰區(qū)中隱社區(qū),位于美麗的桃花江畔,東起勝利橋,西至金山路口與甲山街道辦琴譚社區(qū)為鄰,原為中隱居委會,2002年7月成立中隱社區(qū)居委會,因風光秀麗的中隱山而命名。社區(qū)居委會辦公場所依山傍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轄區(qū)總面積約0.4平方公里,內含8個駐區(qū)單位,7個居民小區(qū),總人口3403人,其中流動人口83人,社區(qū)工作人員12人。2002年8月成立社區(qū)黨支部,目前社區(qū)管理黨員65名。
2. 桂林黨員教育基地在哪里
1939年10月22日,文化供應社在桂林成立。該社是一批愛國民主人士取得廣西當局的支持,用公開合法的名義,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聘請一批進步文化人士和中共黨員作為骨干而興辦起的一個出版企業(yè)單位。
1944年春夏舉行的西南劇展和保衛(wèi)大西南宣傳運動,再次掀起桂林文化運動高潮。
3. 桂林教育實驗基地
桂林育才融創(chuàng)實驗學校是由融創(chuàng)中國桂林公司與育才教育集團強強聯(lián)手打造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選址高新七星區(qū)的核心板塊——和平片區(qū),占地面積55畝,建筑面積47909平方米,設有4棟教學樓、圖書室、體育館、行政樓、食堂、300米環(huán)形跑道等基礎設施。
辦學規(guī)模為45個教學班(其中小學30個班、初中15個班),總投資2.3億元。以“知行合一、明道正德”為校訓,以“融大道、成棟梁”為校風,以“授大業(yè)、植厚德”為教風,以“立大志、報祖國”為學風,打造一流師資、一流教育理念、一流教育環(huán)境、一流設備設施的基礎教育名校。
4. 桂林革命教育基地
二處。傳統(tǒng)的技藝門類中的“米粉制作技藝(桂林米粉制作技藝”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頂目名擴展項目名錄民俗門類中的“茶俗(瑤族油茶習俗)”。桂林市能有兩處成功入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見桂林市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厚底蘊。
22個桂林入選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傳統(tǒng)技藝類有10項,包括桂林黑茶制作技藝、全州金槐茶制作技藝、灌陽紅薯粉制作技藝、灌陽竹編技藝、荔浦芋扣肉制作技藝、荔浦雙料制陶制作技藝、桂林柚器制作技藝、古籍修復技藝、桂林雕版印刷技藝、桂林市臨桂回族油香制作技藝;民俗類有4項,分別是資源五排油茶習俗、平樂十八釀飲食習俗、白沙“六·廿三”會期、陽朔鸕鶿捕魚習俗;傳統(tǒng)醫(yī)藥類有3項,包括永福羅漢果飲膳養(yǎng)生法、李氏骨傷療法、骨傷清涼膏制作技藝;民間文學類有2項,分別是紅軍長征過桂北革命歌謠與故事、荔浦風物傳說;傳統(tǒng)美術類有2項,分別是恭城彩扎和桂林剪紙等
5. 桂林市教育基地
桂林十八中一年學費990元。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是一所桂林市教育局主管的全寄宿制公辦完全中學,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區(qū)級重點中學、廣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教育科研實踐基地、中央教科所華教遠程教育科研示范校、《中學理科》實驗基地。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81年,前身為桂林地區(qū)高中,1998年,更名為“桂林市第十八中學”。2003年5月,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8年6月,學校初中部恢復辦學。
截至2019年9月,該校初中部有兩個校區(qū),高中部有一個校區(qū),初中部橫塘校區(qū)和東環(huán)校區(qū)均設置為三個年級36個教學班的辦學規(guī)模;初中部東環(huán)校區(qū)占地70余畝,有初一年級600多人;初中部橫塘校區(qū)占地面積120畝,有學生1260多名;有初、高中專任教師共285人。
桂林十八中特點
截至2019年9月,該校初中部有兩個校區(qū),高中部有一個校區(qū),初中部橫塘校區(qū)和東環(huán)校區(qū)均設置為三個年級36個教學班的辦學規(guī)模;初中部東環(huán)校區(qū)占地70余畝,有初一年級600多人;初中部橫塘校區(qū)占地面積120畝,有學生1260多名。
6. 桂林市黨員教育中心
兩種形式:
1.分散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從區(qū)域劃分,有農村的、有城市的、有內地、有沿海的;從內容上劃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險的,有房地產開發(fā)的,有市場營銷的,有廠礦、企業(yè)的內部管理機制的,有科技扶貧、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產勞動的等等。
2.集體組織。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共派出6個小分隊和1個大篷車,他們分別是桂林工學院黨員大學生赴河池地區(qū)的"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分隊,旅游學院赴陽朔縣社會調查小分隊,資環(huán)系赴桂林柘木鎮(zhèn)社會實踐小分隊,土木系赴興安縣白石村社會實踐小分隊,材料系赴三街村社會實踐小分隊以及由桂林工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大篷車。
(二)從社會實踐的類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便民服務。各小分隊利用當?shù)氐嫩兹赵谑袌錾显O立家電維修、單車修理、理發(fā)等便民服務點,盡己所能,不怕臟、不怕累,以優(yōu)質的服務贏得當?shù)厝罕姷姆Q贊和好評,同時也努力實踐著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開展文化輔導活動或者是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暑期不僅中小學放假,而且正是夏收農忙時節(jié),中小學生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tài)之中,大學生們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文化輔導。
3.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如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組對荔浦縣部分鎮(zhèn)、村產業(yè)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來分析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并寫出幾分調查報告。
4.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下鄉(xiāng)期間,正值夏收時節(jié),許多軍烈屬和五保戶因家里缺少勞力,莊稼熟在地里而無人收割,同學們積極幫助這類家庭,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
5.文藝下鄉(xiāng)。由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文藝大蓬車到村鎮(zhèn)各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巡回演出,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6.開展大學生勤工儉學活動。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學在學院的組織下開展各種各樣的勤工助學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環(huán)境保護。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宣傳倡導環(huán)抱觀念,治理環(huán)境污染,裝扮母親河。
8.考察實踐。我院集中部分學生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三個代表"服務團,赴河池地區(qū)開展考察實踐活動,加強對黨史、革命史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9.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今年全院共確定了大學生科研課題一百多項,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動周,提高我院科技學術水平,各個課題小組紛紛利用假期時間收集數(shù)據(jù),抓緊實驗。
總之,今年的社會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是多樣的,以提交報告的總體情況來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有幾個特點:(1)社會熱點問題調查;(2)結合專業(yè)進行社會實踐。
三、 總結經驗,評比表彰
寫經驗總結、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層次和水平。8月份院團委下發(fā)了關于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團委、學生會在內部交流的基礎上,對今年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方式、特點、規(guī)模、效果、存在的問題及對今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提交一分總結報告。同時,在全院將對表現(xiàn)突出的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評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評選出優(yōu)秀的社會實踐報告,召開社會實踐交流會,同時,全院共推薦出60多篇不同內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層次和水平的社會實踐報告。
(四)經驗和收獲
1.學院各級領導的重視,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是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多年來,學院黨政領導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用于社會實踐,并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并把社會實踐列入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加以保證。全院廣大同學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煉才干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
2.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多年來,各級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自身的一項重要工作,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動的開展方面盡量為大學生提供各種便利,保證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學院注重社會實踐的基地建設,與地方開展長期結對合作,把扶貧工作、科技服務、文藝下鄉(xiāng)等活動與大學生接受鍛煉、成長培養(yǎng)緊密結合在一起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當?shù)馗刹咳罕姷囊恢潞迷u。
3.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通過深入農村,使不少同學真正認識到我國廣大農村的落后狀況和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認識到國有企業(yè)改革的艱巨性和幫助下崗職工解決再就業(yè)問題的必要性。雖然是短短的二十天,但是客觀現(xiàn)實給同學們的教育卻是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實踐使他們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現(xiàn)實。同學們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于實際,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養(yǎng)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活動類型:
1)面向社會、貧困地區(qū)的“三下鄉(xiāng)”、志愿者服務活動
2)各類與社會熱點相關的調查、研究活動
3)與專業(yè)學習、課外科技有關的各類科研實踐活動
4)符合大學生社會實踐要求的其他各類活動
7. 廣西黨建教育基地
李明瑞烈士紀念館開放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上午八點半到十二點,下午兩點半到五點。
李明瑞烈士紀念館位于廣西南寧市南湖公園南岸,紀念館是一幢具有壯族民居風格的建筑,展出了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的生平事跡。陳列了多件文物、圖片和史料,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卓越將領。
可以作為黨支部黨建活動參觀場地。
8. 桂林黨建活動基地
答:百色的園博園不是濕地公園,百色園博園的定位為綜合性休閑公園,
百色園博園的建成,創(chuàng)造了百色城市公園建設史上的四個之最:一是用地面積最大,園博園一期用地面積達49公頃,成為全市目前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二是建成時間最短,園博園自2014年3月正式動工,至2014年10月底基本完工,建設時間工期大約7個月時間;三是功能內容最豐富,園博園以其完善的配套設施,綜合了旅游休閑、兒童游樂、科普教育、展覽展示等功能;四是輻射效應最強,園博園的建成,區(qū)域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極大地改善了百色城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城市面貌,從而帶動住房、教育、旅游等事業(yè)提速發(fā)展,努力為百色市人民提供一個高水準的休閑環(huán)境,成為百色新的旅游名片。
園區(qū)形成“一環(huán)、兩園、十四個景觀亮點”的規(guī)劃結構。“一環(huán)”即觀光主環(huán)線,為貫穿整個園區(qū)的重要路線,形成園區(qū)景觀“線”;“兩園”即A、B兩個園區(qū),兩園區(qū)主題不同、風格各異,各有特色;“十四個景觀亮點”即由百色園博園主展館、民族特色橋、民族廣場、和平廣場、歡樂花海等極富個性與特色的景點構成十四個功能分區(qū),在滿足景觀功能條件下合理分布在A、B兩園區(qū)內,貫穿園博園游覽路線的始終。
百色園博園建成之后,將于2014年10月29日向市民免費開放。后續(xù)配套建設規(guī)劃即二期工程計劃實施的項目包括大型兒童游樂園、水中舞臺以及配套設施等。
特色簡介
游人人山人海,園博園的樓梯采用上下交錯式,樓梯底下的花壇襯托著十二生肖雕塑,搭配得惟妙惟肖,花壇中間用雕塑來做迎接客人的招牌,顯得別出心裁,富有創(chuàng)意。
山地園林特色
園博園建設不同于往屆園博會之處在于坡地上造園﹝之前都是在平地上造園﹞。由于地形高差大,植物、建筑等園林依山就勢,跌跌伏伏,使景觀呈現(xiàn)豐富的立體層次變化,公園路網(wǎng)同樣受地形條件影響,形式多為自由曲線,富有連續(xù)動感,游人上坡下坡,穿行美景之間,達到移步換景的視覺效果
民族特色
百色園博園除了別具一格的布局特色外,園博園建設還注重凸顯了百色的民族特色,全方位地向游客展示百色悠久的歷史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民族廣場、大團結雕塑、神蛙橋、百色歷代大事記地標圖騰、民族風情街、景觀運河、文化風景墻等,可游、可憩,體驗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
濱水特色
水是園區(qū)的靈魂,是體現(xiàn)百色作為自然景觀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百色園博園通過利用原有的龍景水庫,修建人工景觀運河等,集中水面與分支水面的有機布置,為游客提供觀水、游水、親水、戲水的特色空間。進入園區(qū),靜靜流淌的人工運河、沿水而設的園林風情街及民族風情設施,讓游客充分感受到水的柔情與魅力。同時,14個城市展園均設有水系,豐富園內景觀。
游線特色
全園水陸游線相結合,提供豐富多樣的游覽體驗。游客可沿“歡樂花海”景觀大道賞花留影,登觀景平臺極目遠眺,泛舟湖面欣賞兩岸園景。
建筑特色
園內建筑大體分為五類。以主入口、主展館等為代表的現(xiàn)代簡約風格為主的建筑,其外形突顯出綠色、環(huán)保、力量、動感的建筑形象。通過建筑結構與功能的有機協(xié)調,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景觀氛圍。主展館的樹葉形建筑造型,極富民俗民風氣息的民族風情街,都別具一格。
配套設施
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百色園博園各類服務設施按入園游客接待量高峰期2.5萬人次/日、日常運營期0.5萬人次/日進行配套:
(1)交通設施方面:百色園博園位于廣西百色市龍景新區(qū)東洲大道入口處,距離主城區(qū)不遠,交通便捷,目前有4路、8路、13路、15路、16路公共汽車經過,并規(guī)劃開通公交專線,東洲大道主入口和城南環(huán)路次入口各設一個公交??空军c;主入口兩側已建有P1、P2兩個停車場,次入口設一個生態(tài)停車場和一個臨時停車場,方便市民泊車。
(2)餐飲服務方面:園區(qū)周邊規(guī)劃兩個區(qū)域,主入口園林風情街主要提供無油煙污染的餐飲服務,次入口靠臨時停車場空地規(guī)劃為燒烤等油煙攤點集中經營區(qū),園區(qū)內四個游客服務中心提供固定餐飲服務。
(3)公廁及休息站方面:A園區(qū)次入口廣場等區(qū)域建有三座公廁,主入口和城市展園區(qū)有三個服務中心同時配置衛(wèi)生間讓市民休憩,B區(qū)沙灘公園邊建有一座公廁,歡樂花海景區(qū)邊服務中心可兼衛(wèi)生間使用,基本可滿足游客需求。
9. 桂林黨史教育基地
社會實踐的活動形式有:
1、分散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從區(qū)域劃分,有農村的、有城市的、有內地、有沿海的;從內容上劃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險的,有房地產開發(fā)的,有市場營銷的,有廠礦、企業(yè)的內部管理機制的,有科技扶貧、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產勞動的等等。
2、集體組織。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共派出6個小分隊和1個大篷車,他們分別是桂林工學院黨員大學生赴河池地區(qū)的"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分隊,旅游學院赴陽朔縣社會調查小分隊,資環(huán)系赴桂林柘木鎮(zhèn)社會實踐小分隊,土木系赴興安縣白石村社會實踐小分隊,材料系赴三街村社會實踐小分隊以及由桂林工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大篷車。
3、開展便民服務。各小分隊利用當?shù)氐嫩兹赵谑袌錾显O立家電維修、單車修理、理發(fā)等便民服務點,盡己所能,不怕臟、不怕累,以優(yōu)質的服務贏得當?shù)厝罕姷姆Q贊和好評,同時也努力實踐著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4、開展文化輔導活動或者是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暑期不僅中小學放假,而且正是夏收農忙時節(jié),中小學生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tài)之中,大學生們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文化輔導。
5、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如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組對荔浦縣部分鎮(zhèn)、村產業(yè)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來分析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并寫出幾分調查報告。
6、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下鄉(xiāng)期間,正值夏收時節(jié),許多軍烈屬和五保戶因家里缺少勞力,莊稼熟在地里而無人收割,同學們積極幫助這類家庭,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
7、文藝下鄉(xiāng)。由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文藝大蓬車到村鎮(zhèn)各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巡回演出,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8、開展大學生勤工儉學活動。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學在學院的組織下開展各種各樣的勤工助學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9、環(huán)境保護。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宣傳倡導環(huán)抱觀念,治理環(huán)境污染,裝扮母親河。
10、考察實踐。我院集中部分學生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三個代表"服務團,赴河池地區(qū)開展考察實踐活動,加強對黨史、革命史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9、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
社會實踐的意義:
1、有利于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F(xiàn)代大學生,大多是在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會的復雜程度,遠不是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了解的,社會實踐活動則為他們打開一扇窗口。
2、有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身成長產生緊迫感。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看到自己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較客觀地去重新認識、評價自我,逐漸擺正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人民群眾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接受方式,這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這些理論知識并不代表大學生的實際技能,往往難以直接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