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雁蕩山3日游
游雁蕩山日記
徐霞客 〔明代〕
自初九日別臺山,初十日抵黃巖,日已西,出南門三十里,宿于八岙。
十一日,二十里,登盤山嶺,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眉宇。又二十里,飯大荊驛。南涉一溪,見西峰上綴圓石,奴輩指為兩頭陀,余疑即老僧巖,但不甚肖。五里,過章家樓,始見老僧真面目:袈衣禿頂,宛然兀立,高可百尺。側(cè)又一小童,傴僂于后,向?yàn)槔仙诙?。自章樓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門東向,門口一梁,自頂斜插于地,如飛虹下垂。由梁側(cè)隙中層級而上,高敞空豁。坐頃之,下山。由右麓逾謝公嶺,渡一澗,循澗西行,即靈峰道也。一轉(zhuǎn),山腋兩壁,峭立亙天,危峰亂迭,如削如攢,如駢筍,如挺芝,如筆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雙鸞、五老,接翼聯(lián)肩。如此里許,抵靈峰寺。循寺側(cè)登靈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側(cè)有隙可入。由隙歷磴數(shù)十級,直至窩頂,則窅然平臺圓敞,中有羅漢諸象。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飯后,從靈峰右趾覓碧霄洞。返舊路,抵謝公嶺下。南過響巖,五里至凈名寺路口。入覓水簾谷,乃兩崖相夾,水從崖頂飄下也。出谷五里,至靈巖寺。絕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為屏霞嶂。嶂頂齊而色紫,高數(shù)百丈,闊亦稱之。嶂之最南,左為展旗峰,右為天柱峰。嶂之右脅,介于天柱者,先為龍鼻水。龍鼻之穴,從石罅直上,似靈峰洞而小。穴內(nèi)石色俱黃紫,獨(dú)罅口石紋一縷,青紺潤澤,頗有鱗爪之狀。自頂貫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內(nèi)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為獨(dú)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銳不相下。獨(dú)秀之下為卓筆峰,高半獨(dú)秀,銳亦如之。兩峰南坳,轟然下瀉者,小龍湫也。隔龍湫與獨(dú)秀相對者,玉女峰也。頂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過雙鸞,即極于天柱。雙鸞止兩峰并起,峰際有僧拜石,袈裟傴僂,肖矣。由嶂之左脅,介于展旗者,先為安禪谷,谷即屏霞之下巖。東南為石屏風(fēng),形如屏霞,高闊各得其半,正插屏霞盡處。屏風(fēng)頂有蟾蜍石,與嶂側(cè)玉龜相向。屏風(fēng)南去,展旗側(cè)褶中,有徑直上。磴級盡處,石閾限之。俯閾而窺,下臨無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圓穴,側(cè)有一長穴,光自穴中射入,別有一境,是為天聰洞,則嶂左第一奇也。銳峰迭嶂,左右環(huán)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觀!而小龍湫下流,經(jīng)天柱、展旗,橋跨其上,山門臨之。橋外,含珠巖在天柱之麓,頂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靈巖之外觀也。
十三日,出山門,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參差,流霞映采。高而展者,為板嶂巖。巖下危立而尖夾者,為小剪刀峰。更前,重巖之上,一峰亭亭插天,為觀音巖。巖側(cè)則馬鞍嶺橫亙于前。鳥道盤折,逾坳右轉(zhuǎn),溪流湯湯,澗底石手如砥。沿澗深入,約去靈巖十余里,過常云峰,則大剪刀峰介立澗旁。剪刀之北,衙巖陡起,是名連云峰。從此環(huán)繞回合,巖窮矣。龍湫之瀑,轟然下?lián)v潭中。巖勢開張峭削,水無所著,騰空飄蕩,頓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傳為諾詎那觀泉之所。堂后層級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飯庵中。雨廉纖為止,然余已神飛雁湖山頂,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絕磴三里,趨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見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靜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隱,臥床數(shù)十年,尚能與客談笑。余見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為明晨憂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強(qiáng)清隱徒為導(dǎo)。清隱謂湖中草滿,已成蕪田,徒復(fù)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頂。余意至頂,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躋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數(shù)里始?xì)v高巔。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鋪峰下。諸峰朵朵,僅露一頂,日光映之,如冰壺瑤界,不辨海陸。然海中玉環(huán)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立內(nèi),石筍森森,參差不一。三面翠崖環(huán)繞,更勝靈巖。但谷幽境絕,惟聞水聲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巒,累累下伏如丘垤,惟東峰昂然獨(dú)上,最東之常云,猶堪比肩。導(dǎo)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須越三尖。余從之。及越一尖,路已絕,再越一尖,而所登頂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頂,龍湫之水即自宕來?!苯裆絼轁u下,而上湫之澗,卻自東高峰發(fā)脈,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轍而東,望東峰之高者趨之,蓮舟疲不能從,由舊路下。余與二奴,東越二嶺,人跡絕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狹,兩邊夾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過一脊,即一峭峰,皆從刀劍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見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盡處,一石如劈;向懼石峰撩人,至是且無峰置足矣。躊躇崖上,不敢復(fù)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級,遂脫奴足布四條,懸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從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僅容足,無余地。望巖下,斗深百丈,欲謀復(fù)上,而上巖亦嵌空三余丈,不能飛陟。持布上試,布為突石所勒,忽中斷。復(fù)續(xù)懸之,竭力騰挽,得復(fù)登上巖。出險(xiǎn),還云靜庵,日已漸西。主仆衣履俱敝,尋湖之興衰矣。遂別而下,復(fù)至龍湫,則積雨之后,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覓方竹數(shù)握,細(xì)如枝。林中新條,大可徑寸,柔不中杖,老柯斬伐殆盡矣。遂從歧度四十九盤,一路遵海而南,逾窯岙嶺,往樂清。
2. 雁蕩山三天旅游攻略
從江浙到福建,這一路有太多的美景。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yù),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太姥山雄峙于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傳說東海諸仙常年聚會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譽(yù);霞浦縣就在福建省寧德市轄縣,它是閩東最古老的縣城,也是閩東文化中心,攝影界朋友眼中最美麗的灘涂--霞浦北岐灘涂,被國內(nèi)外攝影界人士稱之為攝影寶地。
雁蕩山自駕游攻略 雁蕩山、大萮山島、霞浦5日自駕之旅
各地-南京-雁蕩山-太姥山-霞浦-大萮山島-福鼎-仙居-南京-各地
雁蕩山
來雁蕩山一定要看靈峰夜景,靈峰夜景是雁蕩山的三絕之首也是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每當(dāng)夜幕降臨時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如入仙境一般。
雁蕩山自駕游攻略 雁蕩山、大萮山島、霞浦5日自駕之旅
太姥山景區(qū)
太姥山可謂中國海濱最美的山,素以峰險(xiǎn)、石奇、洞異、霧幻四覺著稱的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峰巒險(xiǎn)峻、怪石嵯峨、巖洞幽致、云霧繚繞,有著海上仙都之美譽(yù)。
霞浦落日
據(jù)《霞浦縣志》,“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雁蕩山自駕游攻略 雁蕩山、大萮山島、霞浦5日自駕之旅
大崳山島
大崳山島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中“最美的海島”第八名,山、湖、草、海在此濃縮。大天湖面積1000多畝,小天湖200多畝,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zhì)甜美,清澈見底。湖畔多有野生烏龜出沒。湖四周山坡平緩,是有“南國天山”之譽(yù)的萬畝草場。
神仙居景區(qū)
神仙居,古代名山,又名韋羌山。現(xiàn)為國家5A級景區(qū)。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間縣令何樹萼題“煙霞第一城”,意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是浙東最美的山峰,各種奇峰異石,街在峭壁邊的棧道上,跨越華東最長的吊橋,幽深奇崛,險(xiǎn)峻無比,聳然獨(dú)秀。
3. 雁蕩山3日游價(jià)格
一天能走三個景區(qū)。
一天游玩“雁蕩三絕”,大龍湫、靈巖、靈峰
大龍湫主打是大龍湫瀑布和移步換景,門票50元/人。移步換景之后穿過林子就是天下第一瀑——大龍湫瀑布,中國四大名瀑之一,單體落差全國第一,190余米。豐雨季的瀑布可謂是氣勢磅礴,猶如一條一瀉而下的白色水龍。
在大龍湫停車場坐公交去靈巖景區(qū),門票50元/人,進(jìn)景區(qū)后沒過多久你就會看到徐霞客的雕像,這里有個岔口,右邊通往雙珠谷,不建議去,沿左邊走一路上,可以看到老僧拜塔、雄鷹展翅、莫言題字等景觀,然后到達(dá)靈巖寺,這里是靈巖景區(qū)的中心地帶。
抬頭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座石峰,分別為天柱峰和展旗峰,兩座峰之間有一條繩索,在這里將會表演雁蕩三絕之一——靈巖飛渡,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頂拉上一條繩子,這里高達(dá)200米,寬亦200多米,可謂世界罕見,人在繩子上表演翻跟斗、飛翔等動作,堪稱一絕,并且可以聽到樂清民歌——《對鳥》。
4. 雁蕩山三日游費(fèi)用跟團(tuán)
有ABC三個線路的門票選擇,A線三個景點(diǎn),玩一天。B線五個景點(diǎn),玩三天。C線8個景點(diǎn),玩5天,但是C線有幾個景點(diǎn)比較遠(yuǎn),適合自駕游。
5. 雁蕩山五日游
第一位 潘天壽
(1879年3月14日一1971年9月5日),字大頤?,F(xiàn)代著名畫家、教育家。浙江寧波人。主要作品《記寫雁蕩山花》《露氣》《潘天壽畫集》等。
潘天壽徒弟中比較出名的有美院教授、書畫藝術(shù)家高冠華,浙江理工大教授、畫家陳冰心,當(dāng)代書法家顏家龍,著名畫鳥畫家張立辰等人。
6. 雁蕩山旅游攻略三日游
3天有效。
雁蕩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和臺州臺市境內(nèi),由主園區(qū)(溫州樂清市雁蕩山,東經(jīng)121°00′—121°09′,北緯28°16′30″—28°30′)、西園區(qū)(溫州永加縣楠溪江)和東園區(qū)(臺州溫嶺市方山——長嶼硐天,東經(jīng)121°24′—27′40″,北緯28°24′00″—23′30″)三部分組成,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
雁蕩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屬于浙東南中低山、丘陵區(qū),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低山丘陵,東部與樂清灣相接,為海積平原。山脈多呈北東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600m,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m。